央行行长潘功胜最新发声,涉及经济形势、货币政策、房地产、地方债等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潘功胜指出,我国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近期经济增长动能增强,有条件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平稳运行。
2023-11-09 09:00:34
来源:和讯银行  
作者:

11月8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000402)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

对于当前经济形势,潘功胜指出,我国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近期经济增长动能增强,有条件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平稳运行。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潘功胜表示,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针对房地产风险,潘功胜称,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中国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潘功胜看来,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转型成为不依赖政府信用、财务自主可持续的市场化企业。

对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潘功胜认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

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5.2%,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潘功胜表示,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近期经济增长动能增强,生产消费稳步回升,就业物价总体改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主要经济指标向好。经济转型持续推进,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有条件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平稳运行。

潘功胜认为,观察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注意两个视角。一是基数规模。我国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在大基数的背景下,5%的增长已经是一个不低的速度。二是需要平衡好经济增速和增长的质量及可持续性。我国经济需要合理的增速,但更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比追求高增长速度更加重要。

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据潘功胜介绍,3月、9月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中长期资金超过1万亿元;6月、8月两次降低政策利率,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市场利率持续下行。8月,推出房地产金融“政策包”,调降首付比、房贷利率下限,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指导商业银行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居民家庭每年节省支出约1700亿元,惠及约5000万户家庭、1.5亿人。两次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延长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6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潘功胜认为,目前,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为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潘功胜表示,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长周期繁荣,正在进行重大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住房需求的中枢水平、住房市场交易结构以及业务模式都正在进行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房地产市场转型带来了一定挑战,同时也蕴含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新市民规模较大,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潜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

关于市场较为关注的房地产金融风险,潘功胜指出,行业发展长周期繁荣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叠加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疫情冲击等,以恒大为代表的企业风险显性化并向行业扩散。近三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金融部门配合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改善行业融资性和经营性现金流,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括出台“金融16条”,设立保交楼专项借款,调整首付比、按揭贷款利率等宏观审慎金融政策。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加上房地产政策效果显现以及市场的自身修复,8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

潘功胜称,目前,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23%,其中约80%为个人住房贷款,一直以来,中国实行非常审慎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总体可控。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潘功胜看来,我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地方政府债务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投资,一般有实物资产支持,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好的正外部性。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主要集中于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他们有能力自行化解债务。

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一是严肃财经纪律,推动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通过盘活或出售资产等方式,筹措资源偿还债务。

二是对于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严格控制新增政府投资项目。

三是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与融资平台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分类施策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增量债务,并建立常态化的融资平台金融债务监测机制。必要时,中国人民银行还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贷款支持。

四是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并购重组、注入资产等方式,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转型成为不依赖政府信用、财务自主可持续的市场化企业。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金融风险可控,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对于各方面比较关心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潘功胜认为,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在金融系统的占比都非常小。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经较峰值下降一半。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压降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风险水平。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与防控体系,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早期纠正工作的标准化和权威性。

(责任编辑:李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