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象观察|从贾跃亭到许家印到雷军 大佬为何前赴后继奔造车
4月6日,贾跃亭创立的法拉第未来(FF)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S4上市文件,上市进入倒计时
原创
2021-04-08 08:36:48
来源:二象财经  
作者:二象财经

(二象财经)4月6日,贾跃亭创立的法拉第未来(FF)正式向美国证监会提交S4上市文件,上市进入倒计时;同一天,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称,小米第一辆车会在SUV和小轿车当中做选择。近日,还有消息称,恒大汽车将推出9款车型,即恒驰1-9。

假如真的是造车拖垮了乐视,而让大众看到跨界造车的“荒诞”,那么,许家印和雷军的加入,或许又让大众对汽车这个领域增加了想象力。
如今,造车这条赛道已经聚集了房地产企业、电池企业、新能源企业,以及互联网企业等等。在二象财经看来,汽车是未来重要的应用场景,是智能家居的外围战场,在5G时代和物联网大背景下,汽车一旦与家电、手机互联,就会释放出新的商业想象空间,看到这种未来的可能性,大佬们愿意烧钱也在情理之中。

雷军称,今天的小米已经有了一些积累,2020年年底现金余额达到1080亿元,“我们亏得起,能够打一仗”,按照小米公告的内容,造车计划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而FF自成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亿美元;恒大汽车也透露,目前已经在汽车领域累计投资超过474亿元。

只不过,现在造车不比做手机,也不是做任何一款家电产品,而是跟半导体芯片一样,是实实在在烧钱的大项目。

举例看,2003年成立的特拉斯,可以说是入市很早的企业了,据悉,它的首款车型Roadster交付,用了63个月。5年多,曾没有一款车。

数据显示,国内的这些造车新势力们,截止到2020年,蔚来、理想、小鹏的融资额度分别为835亿元、362亿元和458亿元,现金储备分别为425亿元、298.7亿元和353.4亿元,粗略估算一下,这三家创立至今分别花掉了410亿元、63.3亿元以及104.6亿元。
说到底,造车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企业的坚持、对市场的正确判断。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聚集了各行大佬的汽车领域,应该会是未来最值得期待的行业之一。(二象财经原创,转载注明出处。)